electron waves    

歌名是ECHO,和之前寫過的某篇命名相仿,
原樣搬來使用其實也無所謂,不過基於某種原因,不想重樣。

且歌名是一個作曲者對自己作品的詮釋,
我名為曲評的胡言,似乎也應另取一詞來定義。

一開始聽這首,以為是外國樂團的原創曲,
沒想到原來是VOCOLOID曲的翻唱。

我喜歡的電音風格之外,
Remix的品味和具爆發性的唱腔也很棒。

翻唱者是來自日本青森的あらき,
英文發音並不完全標準,但氛圍上非常到位。

原曲的留白略多,雖然間奏頗好聽,一直重覆畢竟有點膩,
善用這段空檔加進吉他伴奏和原曲變體的詮釋,讓人驚艷。

其他翻唱原曲的歌手也唱得不錯,
然而這一首,如果還原是95~100分,あらき的版本就是破格的100+。

上限目前我還不知該給他打幾分,
只能說,目前所有翻唱裡他的版本是神曲等級的,難以超越。
***
能打動人的曲子是用觸覺去聽的,
不只是流過耳腔,意識更在咽喉等發聲共鳴點上滯留,
聆聽和歌唱,如同呼吸的吐納,最後全匯流到肺部。

彷彿按捺不住欲歌的心情,身軀的每個細胞急於模擬,
隱隱散發著沉默的焦躁。

到底該如何發出那樣粗獷渾厚,張力十足卻能精準控制的聲線?

喜歡一首歌到了某種境界,想像往往已經追不上了。
只有音樂倒灌進胸腔,在肋骨包覆下,隨震撼的心搏一起炸膛,
撕裂次元,闢出一塊不存在既有位址的空間。

聆聽時意識有沒有離地甚至飛行起來,決定了我能不能喜歡一首歌,
而這意象的旅途不同於日常行腳,是越跌宕越好。

自己翻唱時,卻感覺喉嚨裡的聲音是一把乾燥花,
久經日曝,褪了色彩與芬芳,只肖其形。

聲線乾扁保守,缺乏鮮活的生命力和放聲的勇氣,
撐不起餘白的空間,只能匍匐於平面,勉力使翅翼撲動。

半調子的摹擬似乎就註定了某種差距。
羨慕無比,但這是現實。

娛樂性的玩票倒是無妨。
因為沒有人聆聽,歌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假作對人群不屑一顧的我,畢竟還是如此渴望被聽見。

***
【MY ENEMY'S INVISIBLE, I DON'T KNOW HOW TO FIGHT!!

THE TREMBLING FEAR IS MORE THAN I CAN TAKE,
WHEN I'M UP AGAINST
THE ECHO IN THE MIRROR!!】

你的敵人看不見,如何去戰鬥?

下一秒的未知成為你眼前無形的障壁,
你的過去則是逃脫不了的影子。

不斷迴響的回聲,一秒之間往復跳動,無法定形。
正常的自己,異常的自己,其實如對鏡,表裡皆一,
反映你發自靈魂深處,痛苦的尖叫嘶吼和掙扎。

【I'm gonna burn my house down,
Into an ugly black.

I'm gonna run away, Now
And never look back.】

對於熟悉的,你亟欲燒毀並永不回頭。
然而一切都是你和你內在的聲音相互的抵抗。

活著即是和自己永恆的對峙。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歌聲 引爆 波紋 remix
    全站熱搜

    烽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