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的時候我的腦子裡一片混亂,不斷有奇怪的概念冒出來,
讓故事熬煮的味道更為詭異…

一直用些沒人想理會的雙關,【】這個符號感覺好惹人厭WW

Sort(蘇特)=黑,字根是來自北歐神話的最後,讓世界毀滅的火之巨人蘇特。
Radiance(拉狄恩斯)=光芒。 Sne(斯涅)=初雪

個人很中意諸神黃昏的概念,因為北歐神話體系,明確使用了過去完成式。
人類文明是在神的世界毀滅後才出現也是相當有趣的觀點。
毀滅和再生的迴圈,北歐神話並不因在歷史上較晚出現而顯得遜色。

Forsker(佛克斯)=丹麥語的科學家,
由於是偽科學,所以用煉金術士設定感覺再適合不過了。


Brænde(布萊涅)=柴火,燃料。Taler(泰勒)=說。妖精=Wizard=嚮導。
Laboratorium(中庭)=實驗室

物理實在是文科生的弱項,所以把核分裂及核融合理論的中子,
置換成更抽象的[時間]…雖然很心虛,但也多虧如此故事沒有中途夭折。

核子反應爐+薛丁格理論的黑箱+納粹集中營的毒瓦斯室。

泰勒和布萊涅的意象,來自<Number the stars>裡描述的,
德國納粹將丹麥人分為日爾曼人和猶太人,並將種族迫害帶到佔領地的惡劣行徑。

鮮紅的火柴=賢者之石,也代表二戰時被人們視作終結戰爭的希望【核彈】。

賢者之石又稱乙太,第五元素,
對中世紀的煉金術士而言,是真理的象徵。

用生命作為賢者之石的材料,鋼之煉金術師的設定對我影響也很深呢。OWO

當最後一根火柴燃燒殆盡時,使用者也將成為[黑箱妖精],
靈魂被分解,歸入實現願望的力量來源。


想寫這樣一個故事,是由於在天臺上曬太陽時,
腦中浮現的永晝之城,美得令人目眩神迷。

用貓作為能源的黑設定也是故事的起點之一。

基本上,蘇特向拉狄恩斯隱瞞的真相是,人們並不是用詭計騙取妖精的財產,
而是使用了暴力,強行徵收財產來解決一戰後的財政空洞。

故事裡的妖精是聰明而高傲的,堅持一神信仰瞧不起基督徒的猶太人又何嘗不是。
最終招來忌恨,是雙方造成的悲劇。

在迫害開始時,女學者還未將理論完備,
所以被軟禁起來,培育新的學者,為國家效力。

她只能看著國家用同胞去實驗她的理論,
默默收著同胞們生前佩帶的大衛之星,期望惡夢終結。

但是當她真正發現了足以顛覆世界的理論時,又使得人類畏懼和嫉妒,
決定效法迫害她同胞的方式來處死她。

第三段裡,拉狄恩斯看見的一幕是蘇特為了避免老師在毒氣室被折磨,
為她注射了毒藥,好讓她早點斷氣。

蘇特作為人類,繼承了身為妖精的老師不能享有的榮耀。
躋身學術界的高層。

對始終無法釋懷的她而言,拉狄恩斯是終結一切的【光】。

最後一段的少女是延續火柴主題的要素。


少女的母親在城裡,並死在了意外之中。

少女或許會耐不住痛苦而使用火柴,步入毀滅吧?
在這裡回歸失去母親的賣火柴少女設定。

悲劇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毀滅給人看。
從永晝到永夜,從擁有到失去。

***
談蘇特。

從六歲那年進入學校體系以來,思維從未如此激烈的被撕扯。

那種得去抗衡否則就會被吞沒的高密度思辯,使我前所未有的,
因學習和人際外的東西焦慮到難以成眠,為了得出自己的結論,而日夜苦思

或許這個故事便是抒發那種將要滅頂的焦慮吧。


蘇特是個守成卻精明的女人,一個典型的身兼官員的學者。。

如同一個課堂上看似天塌了也不在乎的教授,也會有上面的壓力,
讓他不得不吞回想說的話,更改會讓外界緊張的文章。

可能會對老師失望,對他的言行不一,可是敬愛使我們理解和包容。

拉狄恩斯也是如此。


蘇特是個矛盾的人。
固然痛恨種族迫害帶走了老師,但她本身又成長於那樣的環境,
使得她一面將拉狄恩斯視為人類孩子教養,一面又對差別待遇視作理所當然,
無論是泰勒對斯涅就醫時的態度,還是布萊涅們晚於人類和泰勒用餐的順序。

故事開頭,其實正是她準備一手操作終結,揭開序幕的那日。

她為了尊嚴而隱藏曾經懦弱的少女時代的自己,表裡不一性格又帶了些惡劣,
挑得出許多毛病,可又是那麼堅忍到近乎殘酷。


黑箱妖精是蘇特現在和過去的愧疚合而為一的概念。
隱藏了部分真相,她編出虛實交雜的故事,向拉狄恩斯透露。
也是讓牠作出決斷的信號。

蘇特原本打算活著見證滅亡,
可她沒想到拉狄恩斯和她當年一樣,讓身為老師的她先走一步。


她在告訴拉狄恩斯:我能教你的已經沒有了,
接下來請用你的方式,作答這道無定解的試題。


因此當拉狄恩斯得出了自己的結論時,
她雖驚訝,卻也坦然接納了意料之外的答案,笑著喝下那杯毒酒。

貫穿故事的主線是師生。


當發現有些很喜歡的,總和我們站在同一陣線的老師,
和我們在論點上卻是對立的,我們才會理解為何老師把教育方向定為讓我們能和他分庭抗禮。儘管有些寂寞。

即使他的"正義"打動了你,那畢竟不是你的"正義"。

老師不可能為你指一輩子的路。
蘇特是如此,黑箱妖精也是如此。

對我而言,最鮮明的,是開頭和結尾那幕。

永晝之城,閒適卻隱藏詭秘的城鎮,引我掉進這讓人痛苦的美好陷阱。
極光的永夜,雪中小站,那時故事結尾還未定。
可那時我已固執的認為,這就是故事的終點。


都是為了鋪陳出首尾罷了,中間的大半情節。
其實一開始偏重在拉狄恩斯的悲劇和失去,並不怎麼在乎蘇特,
所以我讓牠對蘇特畢恭畢敬,稱她女士。

拉狄恩斯只是百依百順,被操弄而落入地獄。


可不知為何,蘇特被改稱為奶奶的刹那,她活了。
變成一個被年歲淘洗,睿智卻不失少女狡黠的老婦人,
讓我想起,曾經那些忍不住讓我在心裡以美麗去形容的年邁女性。


一度因為過於在細節上著墨,而使得進展太慢,
感覺那雪中的車站離我好遠而想要放棄,
甚至曾想過讓文到蘇特敘述黑箱妖精的故事就草草了結。

或許那樣篇幅短了,意味深長,
如我一直以來喜歡的"讓人需要腦補"的收尾。


但是若不把這些寡淡到近乎無味的細節寫出來,
我想徒具戲劇性的結尾,我無法信服。

對不起失去那麼多的拉狄恩斯,也對不起活在我腦子裡的那個蘇特。

***

繼蘇特之後,拉狄恩斯也擅自脫離了劇本,
他打斷蘇特,追問不休,好奇而害了自己(雖是蘇特所願),
發脾氣,又莫名沉默下來。


牠在思考。

而不像我原本預想的那個拉狄恩斯,溫順壓抑,
而後激烈的爆發,遠走高飛。


黑童話不一定要是悲劇收尾。

雪地列車上,拉狄恩斯對著火柴盒哭泣。
這是原定的結局,淡淡的悲傷,淡淡的餘韻。

可是太浮濫。太平面。拉狄恩斯知道自己想怎麼結束。
黑箱的設定也于焉完善。(設定是為了人物才存在,也難怪漏洞百出...)


所以我在更換燃料(也是一開始就想好的悲慘場景)之後加入斯涅的死。
一個弱者,並非被迫害,而是自然的病死。

讓拉狄恩斯的怒火和仇恨冷卻,不被那些給人苦痛的"真相"蒙蔽,而直面純粹的死亡。
讓牠察覺蘇特的真正意圖,而非對她哭鬧,責備她讓牠知道這些。


最後牠並沒有讓我失望。
蘇特和拉狄恩斯最後的晚餐,一開始我曾經設想過一個悲憤的復仇者。

可現在我卻看到一個師長沉默著,接下愛徒為她斟的毒酒,
用笑容告訴牠,你作得很好。

拉狄恩斯最後狠下心,打算讓這一夜成為牠赴死前永遠的傷痕。
由於這一段的重要性,咱找了很多丹麥和北歐的耶誕節習俗。

可一句話讓擅自沉浸在感傷之情,
好隨時進入狀況寫一場慘烈悲劇的我改變了想法。

[丹麥人很重視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節日之時總是放下階級身分,與親友同歡。]
蘇特對拉狄恩斯而言,既是師長也是家長。


所以拉狄恩斯用心的籌備了一場聖誕晚餐。

所以最後映入牠眼裡的,不是這些日子嚴厲無情到讓牠害怕的師長,
而是摯愛家人久違的笑臉。


拉狄恩斯被現實奪走幸福,被逼著長大。


可在牠失去一切之前,曾經有那麼一夜,一直保持距離的老師卸下她的負荷,
像真正的祖孫,溫馨的享受一頓晚餐。


角色願意活起來,其實是許多因素交錯,機緣使然。

不僅是蘇特,
我也為拉狄恩斯感到驕傲。
***
文中大量參考了丹麥和北歐的風俗,且聊以向安徒生致敬。

 

arrow
arrow

    烽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